重点项目是稳经济、促转型的“硬支撑”,不久前,浙江刚刚发布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共计1355个。如何保障这些重大项目早开工、快投产?今天的《奋战二季度 拼抢上半场》专栏,一起走进湖州南太湖新区。
这里是位于湖州南太湖新区的凌昇动力新能源汽车电驱制造项目,正在吊装的钢结构厂房已经初见雏形。
湖州凌昇动力新能源汽车电驱一体化项目经理 金华强:本来10天,可以缩短到4天时间,后期反正我们穿插不同的专业,同步施工。
眼下新能源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早投产,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去年8月项目签约后,南太湖新区驻沪工作部制定了“陪跑”计划,第一时间联合投促局、资规局、康山街道,在短短2个小时内把可供土地信息、周边配套情况以图文形式反馈给了企业。
湖州南太湖新区驻沪工作部主任 朱多欢:企业它急的是落地的事情,那么我们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能压缩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工期上能压缩一天就一天。
陆磊杰,是属地政府部门派来的“陪跑”服务专员。他在细致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后,很快就拿出了眼前这套用地方案。
湖州南太湖新区项目服务专员 陆磊杰:一方面要考虑它的区位是不是符合它运输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周边的能源供应,是不是能够很好的满足它的要求,招工是否方便,也不是说做一套方案就可以,我们应该给他多个备选。
在压缩机项目现场,连接两栋厂房的连廊正在进行收尾粉刷。而为了快速投产,项目使用了老厂房,原来中间没连廊。
湖州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王运刚:没有它也能生产,但是效率比较低下,有时会有一些共性的物料,不得不再到一楼去,然后再进行去周转。
物料要周转,一来二去就会耽误不少时间,陆磊杰第一时间向管委会和企业建议搭建一条连廊。很快,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
湖州南太湖新区项目服务专员 陆磊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确实增加了我们不管是政府还是业主方的一个成本,但是我们始终相信这个事情要长线考虑要双赢,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选择一定是合适的,一定是正确的。
湖州经开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工程一部工作人员 张洋:我们也争取在过程中把每一个困难,难点,提前给它预判到,我们提前解决一些问题,让项目顺利推进下去。
一道连廊的背后,是政府部门“领跑”在前的服务理念。据统计,今年以来,湖州南太湖新区开工3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同时还新签约了13个3亿元以上项目,每个项目都配置了“陪跑”服务专员。
湖州南太湖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沙勇:在重点项目服务当中,我们是依托经济社区、属地街道、委部门“三级联网”服务机制,担当的是“陪跑员”的角色,从项目的签约落地,一直到投产达产,全程跟进服务。